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他对正定知之深、爱之切,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情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将永远指引正定和石家庄市经济社会的长足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正定期间,以非凡的勇气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创新,以实事求是的胆略实施了许多政策的调整变革,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奠定了诸多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正定因此保持了正气和定力,一代代政治基因延续传承,成为石家庄市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深入调查研究,顶着层层压力,冒着政治风险,如实向上级反映征购粮食负担过重的问题,毅然使粮食年征购量从7600万斤核减到4800万斤,使正定发展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藏粮于民,奠定了正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多次指出:“没有人才,经济就不会振兴,现代化的目标就会化为泡影。人才兴,则国家兴,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把开发人才作为战略重点和经常性工作任务’。”他顶着极大风险,冲破当时许多条框的约束,毅然从政治态度、工作环境、利益分配、奖励机制、调动手续、生活待遇、家属安排、来去自由等9个方面,提出了独到的招贤纳士“九条规定”,当时引起了社会轰动,群贤毕至,开放包容,为正定造就了一支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定这里的文化是最好的,历史积淀也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旅游业,不应该失掉这个机会。他提出了文化兴县、旅游兴县、带动“三产”、服务省会的发展思路。1983年,他抓住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红楼梦》场景选址的机会,提议投资300万元修建“荣国府”,当时全县财政收入仅有1200万元。他顶着压力,请专家、筹资金,促使景区和影视基地如期建成,当年门票收入221万元,全县旅游业总收入1768万元,开创了全国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正定从“单打一”的农业县发展成多种经营的旅游县。
在离开正定前,他提出“搞好供销社体制改革,真正办成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的要求,这一思想成为多年来正定供销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定广大干部职工在当时“改制就是卖光”的冲击下,坚持供销社的合作社性质不变、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丢、坚持一个整体不散,持续用力,按农村市场规律办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工业品联购分销和农副产品分购联销”,到90年代的专业合作社建设,再到新时代的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塔元庄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县农产品市场连锁服务网络,服务“三农”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定供销社已成为党和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污染防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正定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下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砍企业、治燃煤、抑扬尘,仅用一个月的时间,退出了全省空气质量排名后20。同时,投巨资修复保护古城,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习习近平当年率领正定人民,改变正定落后面貌的启示,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勇于担当的气魄,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发展,把石家庄市的各项工作推向全省前列。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后,面对日益加大的问责力度和历史沉淀问题的整改压力,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动加压,强化领导担当,勇于承担问责风险,在全省率先实行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分管和部署环保工作,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取得了良好成效。
设立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雄安新区的需要就是产业发展方向。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中加快产业结构重塑,推动发展方式变革,优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2017年,石家庄市被国务院列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八个城市之首。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令人钦佩和感动的事例非常丰富,数不胜数。我们要自觉从他在正定工作历程中学习工作方法,汲取政治营养,增强政治智慧,保持政治本色,提升政治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政治担当,不负新时代的新使命、新担当。
(作者系中央党校市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河北省石家庄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