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重庆市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全市药品经营企业由2016年的16099家减少至13430家,数量减少了16%,也就是说两年内药房减少了1/6。
近日,商务部发布《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药店分级管理政策的实施将加剧行业洗牌。
重庆药房已减少1/6
“几年前,我们小区附近有五六家药店,现在只有3家了,而且都是连锁药房。”家住渝中区石油路的市民赵女士说,因为自己家老人身体不好,时不时需要购买一些药在家中储备。
赵女士表示,前几年家门口药店确实越开越多,出门步行几十米就是一家药店,而且药店之间因为互相竞争,经常打折搞活动,购药更加实惠。不过,最近这两年,一些小药房已关门了。
在政策驱动、资本介入、规模化竞争等因素影响下,药品零售行业持续洗牌。
据重庆市食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前,重庆零售药店共16099家,其中85%是零售连锁药店,其余15%为单体药店,即“夫妻店”“个体店”。2018年年初这一数字变为13430家,减少了2699家,超过1/6的药房消失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连锁药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从零售药店平均每店覆盖人数看,重庆平均每店服务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重庆区域的药店数量相对饱和。
王鑫(化名)在杨家坪步行街附近开了十多年的药店,他介绍,在经营成本方面,5年前,一间约60平方米的药店,租金约每个月3000元不到,而现在涨至8000元。“店里还要请1个药师和1个服务人员,2人的工资也比以前涨了一倍多,实际上卖药的利润如今10%不到。”王鑫无奈地表示,“明年租期到期后,就把药房转出去,干这行现在已经不找钱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医院药品价格下降,药店却难以实现同步降低。“随着互联网等途径药品出售的展开,实体店房租、人工等本钱皆上涨,实体药店赢利已非常低了。”和平药房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类分级管理将推行
日前,商务部发布《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根据征求意见稿,零售药店将分为三类:一类药店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二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限制类药品除外)和中药饮片;三类药店可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和中药饮片。其中,人员配备标准将成为分级的重要因素,所有药房均应配备至少2名执业药师和2名药师及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
西南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这次商务部发布的《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是针对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的更新版本,在一些条款和细则上做了更新和细化。
管理部门将完成目标的时间从2019年推迟到2020年,这也预示着后期,对零售药店的分类分级管理还可能有更多的细节调整。其次,较此前的两类三级管理进行了细分三类三级,把之前的二类店细分为两类,将二类药店里的限制类药品统一交给最高等级三类店进行销售。此外,此次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执业药师的配备,二类店要至少配备一名执业药师,三类店则至少配备两名执业药师。其他的,包括像动态检查、医保政策等,在这次的征求意见稿里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
这意味着行业洗牌将明显提速,龙头药店显著受益。现有药店龙头可分享一类店退出的处方药、甲类OTC和中药饮片市场。另外,医疗机构、医保局在处方外流的联动将借分类分级加强,也有利于零售药店龙头承接处方外流,提升单店收入和盈利。
药店人才竞争激烈
事实上,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并非新鲜事。此前,药店分级分类管理已在北京、广东、云南等部分地区试点。今年4月15日,广东省率先试点实行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依据经营面积、软硬件设施、执业药师配置人数、仓储条件等核定药店类别,并赋予相应经营权限,级别越高的药店可以卖的药品种类越多。
中投万方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亚明曾从事医药行业多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多数药店都涉足二类店经营范围,随着零售药店分类分级考核,将对药店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多商超涉足医药行业带来了机遇,尤其是目前一些涉及保健品、药妆产品等大健康产品的商超极有可能将进军药店。
“大量商超的进入,将为零售药店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将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零售药店的业态将更为多元化。”刘亚明认为。
在和平药房党委书记刘彦看来,对零售药店进行分类的四方面标准中,人员配备标准成为关键。依据不同类别,药店需要配备的药师、执业药师及药学技术人员数量要求不一。例如,三类零售药店应配备至少2名执业药师和2名药师及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实行网上集中审方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可视为配备1名执业药师。
“由于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低,考试通过后注册数量不足,执业药师目前仍是紧缺职业。”刘彦表示,现在和平药房几乎每个药店都有执业药师和药师,但是随着药店分级管理的推行,药师、执业药师的缺口问题仍有待解决。
中小药房将加速洗牌
今年6月,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及零售连锁率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零售单体药店224514家。健客医药公司重庆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药房密度非常高,超过国外平均水准,“国家鼓励连锁药店大力发展,药店多,加上恶性竞争、固定成本增高,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等,单体药店和中小连锁药店生存艰难。”
刘亚明表示,一些经营不规范的单体药店或是小型连锁药店,将面临冲击。一旦被评为“一类店”,经营范围缩小,失去处方药和中药饮片等销售资质,营业额就直接受到影响。从药店来讲,根据其定位、发展计划等,为了获得更高的经营类别和更优的风险评定级别,自然需要进行更大的投入,扩大经营面积、招揽药师等,以获得更宽的经营范围,因此投入的成本会更高。
此次的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整个医药行业的门槛、壁垒将进一步提升。比如一些中小药店的话,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而对于一些连锁化、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强的药店而言,则是利好。整体来看,未来零售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可能会受这个分级管理的制度的影响,呈现提升趋势。
纵深
回归服务本质 做好“药房+”文章
药店通常使用的招数就是对一些常用的保健药品打折,送鸡蛋、抽奖、免费量血压,偶尔做一下免费检查等等。但是这些招数偶尔用一下还可以,也不是天天都能用的,而且几乎所有的药店都在使用这种招数,对用户来说已经形成免疫了。”刘彦在回忆前几年药房之间竞争时坦言,药店的竞争还是要回归本质——服务老百姓。
对于连锁药店经营而言,“硬服务”是基础,“软服务”却是优秀药店最具竞争力的指标,是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的关键
“未来药店将不再单是药品的买卖场所,而是为客户提供健康衍生品、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的场所。”刘亚明表示,未来药店间除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外,更应注重客户需求,围绕客户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健康方案,对其健康进行跟踪。
国药在线总经理王乐天指出,零售药店分级管理政策出台之后,受经营面积、执业药师服务、药品供应存储能力等限制,只有少部分的药店能够获得医保、医药企业的支持,承接处方外流。而其他的一些药店将走向大健康超市的概念,为居民提供健康产品、OTC等,弱化处方药渠道属性。
健客医药重庆区域负责人认为,医药行业光有实体店,没有互联网模式,相当于瘸腿,要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服务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整合平台资源。
“在未来政策开始放开以及完善的前提下,电商药店规模将呈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与运营平台都将快速增长。”前瞻研究院资深分析师陈晨指出。
健客未来药店负责人表示,“智慧药房”不光是个药房,也不仅仅是一个药物配送的过程,而是在“互联网+医疗”框架下的系统再造和模式创新。
专注医疗信息服务的青岛雨诺CEO冯张龙表示,互联网+药店能得到迅速发展,打破时间、地域限制,从到店模式转向上门送药、在线问诊、在线支付,让消费者更便捷地享受医药服务,此外互联网医药打破传统医药漫长的流通环节,用互联网贯穿中间环节,以C2B反购模式切入议价流程,实现更高程度上的成本降低,并且构建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