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AI技术助力“智慧交通”时代加速到来

2018-12-06 22:05:03    南方网

     “滴”,当通过广州地铁的安检系统时,你只需要在安检镜头前“刷个脸”,系统就能识别出你的身份并且给你放行;在此过程中,你甚至无需再另外核验背包行李,因为安检门已经有足够的精度、敏感度去识别你是否携带有违禁物品。

  在科幻作品中,“未来出行”总是被赋予丰富的想象空间:交通工具由“AI大脑”直接控制,从停车、取车到路线规划等全由相应设备智能完成,整个出行过程不再需要人类行为的干预。

  事实上,目前在我们的日常出行场景中“人”仍扮演着重要作用:无论是驾车上路、秩序维持,还是安检判图、身份查验或公安缉拿等,都需要人类感官及大脑智慧的协同参与。然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出行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会逐渐被“AI大脑”所取代。

  在AI技术助力下,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入局者也越来越多,广州市近日也明确了到2022年,全市IAB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要超1万亿元,并建成影响全球、引领全国的IAB产业集聚区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等计划。

  ▶▷企业案例

  计算机视觉取代“人检”

  在地铁、公交、火车等市民日常出行场景中,安检是重要的一环。然而,传统安检需要借助人眼来进行识别、查验,安检速度、准确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为改善此情况,广州市布局了国内首例试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轨道交通快速安检项目,率先尝试用计算机视觉主导下的“智慧安检”取代“人检”。今年10月底,搭载了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技术的“智慧安检”设备被投放到了广州地铁的珠江新城、万胜围、嘉禾望岗三个站点测试使用。用户通过特定的手机App注册人脸信息后,便可以通过“刷脸”或者“扫二维码”的方式迅速通过设备安检。记者近日实测发现,人脸信息注册用户一进入安检镜头的拍摄范围内,设备屏幕上就会迅速框选人脸、进行动态识别,从认证成功到开闸通行,全过程平均不超2秒;通过智慧安检门时,记者随身携带的手机、磁条卡等物品能被识别出异常,并显示在安检门的后方屏幕上,以此提示安检人员注意。

  与以往安检不同,“智慧安检”允许用户直接携包过检,而无需另将行李通过安检机做检查。“目前设备还在测试阶段,暂未完全开放背包过检功能,但今后我们肯定会开放小包、大包快速通行道。”负责该项目落地的广州佳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宁表示,企业已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今后将基于平台上的实名信用体系对出行用户实行智能化管理,为具有良好出行信用的乘客开辟安检“快速通道”。

  资料显示,截至11月底,该三个站点的“智慧安检”设备已有近万人次使用,平均安检过闸时间约为2秒,与传统的安检通道通行速度相比,效率提升约达10倍。谭宁介绍称,今后设备还将具备“智能判图”等功能,“智慧安检”将进一步取代人力的作用。

  据了解,除已落地的“智慧安检”系统外,目前企业还在广州市各公交出行领域大力推广二维码支付模式,“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刷脸’无感进出站也将成为可能。”谭宁说,计算机视觉中以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大放异彩”,其未来将不仅能逐步帮助市民提升出行效率,还能辅助相关部门完善城市交通管理。

  据了解,除佳都科技参股公司佳都数据布局的“智慧安检”“移动支付”系统外,未来佳都科技还将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交通场景中,助力提升城市交通的智慧化水平。以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为例,企业计划通过构建先进的数据模型和计算模型,推出智能化“城市交通大脑”,让搭载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信号灯等取代“肉眼”,让平台上的“数据大脑”媲美“人脑”,帮助交管部门思考、统筹和决策。

  ▶▷技术驱动

  “无人驾驶”媲美“老司机”

  除轨道交通外,车辆驾驶系统的智能化也在路上。近几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备受瞩目,今年10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中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日趋完善,预计至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市场预期如此,更引发国内科技巨头、互联网新贵竞相入局。其中,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同为最早一批试点开放“无人驾驶”车辆试运行的城市,且早在今年年初广州市交通委就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自动驾驶车辆先行先试”。

  作为最早获得市交通委认可并开启自动驾驶车辆试运营的广州企业之一,文远知行于上月初先后于广州大学城、生物岛试运行全国首批搭载有企业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租车,截至目前已至少接载了数百名乘客;在全球范围内,已累计接待乘客超3000人次,无人车行驶总里程逾7万公里。

  据了解,与传统驾驶模式不同,依托于AI计算机视觉、传感、自动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高效、智能地获取路标、信号灯、行人等数据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减速、转弯等避让措施。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无人车的智慧程度或可超越人类“老司机”。

  “我们坚信无人驾驶就是未来的出行方式,而且会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早、更快。”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对记者表示,计划于明年间完成封闭路段测试,2020年在广州市内部分封闭、相对固定的路线试运营无人车,2025年争取实现整个城市道路的覆盖。

  “得自动驾驶者得未来,”张力表示,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出行的三个方向,能够与“城市交通大脑”协同作用,助力解决车辆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等难题。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尚未成熟,有业内人士表示3-5年内交通出行还无法步入“无人”阶段。资料显示,无人驾驶车辆至少需要稳定行驶110亿英里以上,才有足够的安全置信度,而根据目前国内无人车的行驶数据,还远远无法达到这项标准。

  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曾在采访中指出,如今“无人驾驶”领域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尚为“弱人工智能”,其还需要不断接受训练与商业化落地测试,才能确保其足够安全。“无人驾驶的落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是大势所趋。”张力补充道。

  ▶▷发展建议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政企合作

  目前,全国“智慧交通”领域正迎来越来越多企业的入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国投身“智慧交通”行业的企业数量接近109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累计融资总额已超20亿元。

  其中,广州市作为全国最早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城市之一,聚集了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初创企业在此进行“人工智能+交通出行”领域项目的研发、落地。

  “广州市政府对创新科技的支持在一线城市中尤为突出。其中,IAB计划就充分展现了广州积极、开放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文远知行首席运营官张力表示,广州目前在人才、政策、资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帮助其团队在业务研发、路测等各个阶段取得进展。

  企业方面表示,未来希望政府能进一步明确相关领域政策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以目前出行场景中大量运用的人脸识别技术为例,佳都科技市场发展部经理张新房表示,“如何划定用户隐私侵权的界限,确保数据安全,这都是我们希望政策能够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同样,在“无人驾驶”领域,企业也呼吁相关政策的落地:“广东省的无人车辆暂行法规刚刚公示,目前我们也期待着广州市能尽早宣布、出台自动驾驶路测的暂行法规,帮助规范企业的发展行为。”张力说。

  政策以外,部分企业还表达了希望加强技术创新及政企合作的心愿。“目前我们的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还掌握在国外专家手中,这不太利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力。”佳都科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少文指出,“未来我们仍然要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同时,“我们希望达成良性的政企合作。”佳都数据董事长谭宁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行业提供平台支持,而企业在项目落地后收集到的数据又可以反过来充实政府的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他希望政府、行业协会未来能充分发挥牵引、驱动作用,主导生态圈中各企业间的对话,以期推动交通行业的大发展。

  观点

  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研究所

  所长杨代友:

  2020年广州

  要基本形成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产业化方面的应用,广州在政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其中,今年3月广州市政府印发的《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指出,要发展智能运载工具,重点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探索无人驾驶汽车共享模式。

  从广州市智能交通发展规划看,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构建、形成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相关企业在技术、数据方面的加持。当下,全市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工业用地指标都重点向IAB产业倾斜,而“人工智能+交通出行”产业在上述倾斜性政策的支持范围内,所以整体政策环境对于相关企业及智能交通大行业的发展相当有利。

  事实上,不管人们是否期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无法阻挡,在交通领域也是一样。当下,自动辅助停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交通智能感知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已从各个环节进入交通领域。今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类在识别、感知等方面的作用可能会被计算机取代。

  然而,目前在部分出行场景中计算机的功能还无法取代人类。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现时仍存争议,其是否能媲美人脑在交通场景中的反应速度、灵活度,这些都有待考证。但从长远来看,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是充满想象力的,这一点在以“第五元素”为代表的科幻电影里已经有体现。

  任何新技术、新产业对传统技术和产业的替代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认为,今后随着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人工智能+交通出行”将会往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发展。

  全媒体见习记者 许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港通开通两年 总成交额超4万亿
下一篇:洋和尚念不来本地经? 美国百年老店撤离中国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