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合规检查走向深入 未达标网贷平台被监管劝退

2018-12-04 19:57:32    中国经济网

      距离年底完成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已不足一月,随着检查工作步入“深水区”———行政核查阶段后,监管部门实招频出,网贷机构被取缔、劝退的消息不绝于耳。

  监管“开刀”网贷机构

  11月初,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湖南省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第一批取缔类机构名单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存量风险化解,经湖南省P2P网贷整治办会同公安、工商、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研究认定,并报湖南省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已确定第一批取缔类P2P网贷机构53家。

  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公布要取缔的平台名单。不过,记者梳理名单发现,53家网贷机构中的绝大部分为已“爆雷”平台,且“爆雷”时间早在2017年之前。换句话说,这份监管部门开出的取缔名单更像是一份迟来的“死亡证明”。

  如果说湖南取缔网贷机构只是对已“爆雷”问题平台的事后肃清,那杭州金融办对尚在经营的网贷机构“予财缘”予以清退则是监管部门主动出击的信号,意味着没能达标的网贷机构存在被动退出的可能。

  11月8日,予财缘因未达到备案要求遭当地金融办清退。该平台在发布的《分期业务结清公告》中指出,由于平台没有达到备案要求而收到金融办清退通知,平台决定分期结清网络借贷中介业务。

  予财缘的情形并非孤例,同在杭州的网贷机构“贵人贷”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参加了由拱墅区金融办公安局工商局园区管委会处置办五个部门联合召开的关于劝诫互联网金融企业良性退出的会议。根据会议主旨,配合金融办的要求,贵人贷定于11月1日起所有到期标的将不接受展期、不得续借,借款人如不及时还款将上报金融办,上报征信系统,经相关部门核实无误后将借款人纳入失信人黑名单,政府相关部门协助企业追逃资金。同时,平台将所有投资者数据上报金融办,并于11月10前出具初步兑付方案报备金融办。

  被劝退的网贷机构究竟是哪些方面没能达到备案要求?多家媒体报道指出“存量不足1亿元”是上述网贷平台被劝退的主要原因。虽然杭州金融办未对这一说法进行回应,但上海一例劝退事件似乎从侧面印证了监管部门的态度。

  11月16日,网贷平台板凳理财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平台将停止运营,关闭充值通道,提现通道继续开启,具体兑付方案将在近期公告。公告显示,板凳理财正是因为存量资金过小,而被上海金融办建议良性退出。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此前也在公开场合提出,将从五个环节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整治。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环节为“存量整治”,包括通过整治活动让平台实现三降:降余额、降人数(机构人员)、降店面。

  被劝退平台何去何从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只有北京、浙江及上海进入行政核查阶段,可以预见,随着行政核查在各省市逐渐铺开,网贷机构被劝退或将不再是新鲜事。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这些被纳入清退范围内的平台,本来就有不合规之处,同时因为自身的竞争力较弱,很容易在市场中被淘汰,其风险迟早会暴露甚至爆发。相比之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主动整顿清退,既可以使退出工作有序推进,也能让出借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那被劝退的网贷机构如何实现良性退出呢?事实上,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1个省市出台了退出指引。退出指引适用主动退出以及被动退出网贷机构。其中,主动退出的网贷机构主要指良性退出平台,比如依法破产、依法清算、转型等的平台,而被动退出的网贷机构则包括因爆发风险事件而被迫终止网贷业务的平台,以及被监管部门劝退的平台。

  虽然退出指引的下发机构主要是地方的互联网金融协会,主要对会员机构退出起到规范自律作用,但非会员机构退出也可参照指引。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飒建议,为了更好地保障出借人的知情权和财产权,在网贷平台良性退出的初期,可以将联席会议或自律组织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以联席会议为例,本地金融办、银监局、经侦大队、治安大队等可以坐在一起,与平台实际控制人及高管进行面对面沟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债权的真实性、流动性以及时间节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个人信息被“聚合”危害大 中介冒用客户信息被判赔偿
下一篇:中金:中国城镇家庭户户均拥有住房1.13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