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速创6年新高 比特币挖矿年耗电量倍增

2018-10-31 15:40:29    中国经济网

全社会用电量一直是衡量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重要参数。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我国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创6年来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1061亿千瓦时,而8.9%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维持了较高的增速,服务业中的数据中心、比特币挖矿年耗电量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新能源消纳空间持续扩大,全国弃风弃光现象明显缓解。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前三季度,弃风率平均7.7%,弃光率平均2.9%。“现在一般来讲,(弃风或弃光率)低于5%就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范围,还有很多省份根本没有任何弃风弃光。”梁志鹏说。

三产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

对于前三季度用电增速创6年新高的原因,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主要推动力量是包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终端用能结构优化的驱动、装备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的驱动以及电网的有力支撑。

其中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贡献率明显。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二产用电比重为68.0%,较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三产和居民合计用电比重为30.9%,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

李福龙指出,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分别为13.5%、11.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0和4.0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42.4%,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

从具体产业情况来看,装备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是用电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李福龙表示,今年以来,传统行业用电低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用电增速遥遥领先。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增速分别为17.3%、13.9%、13.4%、10.4%,分别持续9~19个月高于制造业用电增速。服务业中的数据中心、比特币挖矿年耗电量成倍增长。

终端用能结构优化的驱动方面,李福龙表示,电能替代是终端用能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量121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4%,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29.1%,上拉用电增速2.6个百分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量分别占77%、11%、8%。特别是冶金电炉、辅助电动力、建材电窑炉、工业电锅炉为电能替代量排名前四位,在电能替代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1%、12%、10%和9%。

弃风、弃光问题持续缓解

从发电装机结构来看,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合计占总装机的36.4%,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9%,高于火电增速2.0个百分点。

弃风、弃光问题也在持续缓解。前三季度,弃风率平均7.7%,弃光率平均2.9%。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分别为8.7%、3.6%。

梁志鹏表示,前三季度弃风率超过5%的有内蒙古、吉林、甘肃和新疆四省区,弃风率同比显著下降。弃光率超过5%的只有甘肃、新疆、陕西三个省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上述地区弃风、弃光情况仍然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纵向比较却已在持续改善。

目前,各地还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例如,10月26日,青海省政府、河南省政府、甘肃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签订了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四方合作协议。该工程立足青海、依托西北,在输送青海清洁能源的同时,可兼顾甘肃清洁能源外送,投产后可有效缓解西北新能源弃电问题。甘肃省副省长李沛兴表示,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有助于解决甘肃的弃风弃光问题,将进一步推动甘肃清洁能源产业实现新跨越和新突破。

为尽快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梁志鹏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西南水电外送通道建设,抓紧建设局部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送出受限的电网“卡脖子”工程。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政策,分省份确定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标。严格执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等监测办法,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前提下有序组织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梁志鹏指出,还要积极推进,平价等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率先在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市场消纳条件落实的地区,确定一批无须国家补贴的平价或者低价风电、光伏发电建设。按照《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 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开展各种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扩大跨区消纳,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纳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二线卫视零收视率调查:灰色买量影响真实数据
下一篇:ofo国际化版图收缩 或于10月31日退出日本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