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甲骨文征服了世界”

——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郭旭东

王庆华    2017-12-26 16:35:59    安阳晚报

近日,郭旭东教授格外忙碌。12月20日下午4时,记者见到郭旭东时,他刚从车站送走几位甲骨学界老前辈。

“甲骨文的文字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世界上有哪种文字可以与其媲美?没有!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理所应当,当之无愧!可以说,甲骨文一举征服了评委、征服了世界!”郭旭东告诉记者。

在郭旭东的案头,放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收到的65篇论文需要审读。本月26日,他还要赴京参加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暨“甲骨收藏与绝学振兴”高峰论坛。此外,数个科研项目和社会活动需要他主持和参与。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对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和推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事。”郭旭东说,这是对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宣传和升华,强化了安阳的文化资源、文化重镇、文化大市地位,社会大众对甲骨文知识的认知度也将会不断扩大。

在郭旭东看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有某些由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万变不离其宗的传统,正是这些文化特质或文化基因,构成了文化的本体。“越是深入分析研究,越是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量的强大,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这种自信支撑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梳理其发展过程、深掘其核心内容、探索其社会作用、纵观其历史影响,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丰富的人文价值。”郭旭东说。

为解读中华文化基因,百年来,几代学者著述不辍,他们或收集著录,或考释文字,或研究甲骨文蕴藏的古代社会奥秘,探索甲骨文的脚步从未停滞。然而,后继乏力是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长期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全国搞甲骨文研究的专业人士不超过200人,研究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我们这个行业,70岁都还算是年轻人,但甲骨文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更多的接班人。”郭旭东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使甲骨文研究的低迷形势得到改观。

谈到安阳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实力,郭旭东说,作为甲骨文的故乡,我市对甲骨文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安阳的考古所、安阳师院、文博系统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安阳师范学院甲骨学研究队伍,近年还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破译甲骨文。

“去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总共面向全国9个子课题,安阳师院就拿到了3个,数量上是一家单位拿到最多的。”郭旭东说,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方面是一方重镇,得到了国家的承认。

“目前,我们正在全面收集甲骨文字资料录入数据库,对重点甲骨文字进行分析诠释,总结出殷商时期的社会文化形态种类,并结合古籍记载、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力争在分析殷商文化于后世的损益因革情况、对历史文化形态的影响以及甲骨文释读方面有所创新。”郭旭东说。

明年是殷墟考古发掘90周年,后年为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的“双甲子”,记者了解到,安阳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的学者已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作为东道主,安阳师院将全力参与,充分展示安阳的文化形象与科研力量。”郭旭东告诉记者,这是展示安阳文化资源、扩大文化交流、集聚更多文化智力的好机会,海内外高层次专家的智囊作用,将为安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我们应乘势而为,加快殷墟大遗址公园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洹河两岸文化景观带、殷商文化演艺项目等资源连片开发,“活”化安阳的文化亮点,把优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甲骨文 世界

上一篇:纪念毛泽东诞辰124周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下一篇:释放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