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挖掘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为今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提供传统智慧支撑。
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庐山万杉寺、庐山庆云文化社、黄河科技学院共同举办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于2017年12月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温金玉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致辞指出,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儒家侧重治世,佛教侧重治心,道教侧重治身,都可以从各自的侧重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江西省庐山万杉寺住持、庐山庆云文化社社长能行法师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体系中,人与世界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佛教讲“依正不二”,主张人的生命与外部环境是一体不二的,所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基于这种有机整体论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在强调自我超越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将这种超越导向我们整体世界的精神意旨,这种精神正是人与自然所共有的生态精神。概而言之,儒家的生态精神体现在天人合一,道家的生态精神体现在道法自然,佛教的生态精神体现在自净其意。为贯彻十九大生态精神,庐山万杉寺和庆云文化社将于2018年1月5日至7日在庐山万杉寺举办以“生态文明·和合共济”为主题的第二届庐山文化·万杉论坛,届时欢迎在坐的各位嘉宾朋友莅临指导并发表演讲。
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致辞认为,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技术上的改进、管理上的重视固然有一定效用,但改变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改善现代人的精神与心灵状态也同样重要。这种“精神环保”的理念与佛教界近年来推崇的“心灵环保”是一致的。鲁枢元指出宗教,尤其是佛教,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正日益活跃起来,如今已经成为一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力量。那么,这支力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何关系,能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的推助作用,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胡振鹏教授发表论文《生态文明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谨慎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因天时地利制宜、顺应自然、适应性管理,这些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罗安宪教授、惟善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刘成有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项镜泉研究员,江西省中科院庐山植物园汪国权研究员,庐山庆云文化社名誉社长刘希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学习十九大最新精神、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中西文化比较、儒释道生态伦理观、人文名山——庐山发展规划,以及万杉寺的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