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淄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蓝天和碧水。如今的淄博人几乎天天自豪地通过社交平台展示淄博的美。
8月21日,在高新区鲁泰大道南段的猪龙河畔,许多垂钓者在享受着钓鱼之乐,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在河畔悠闲地遛弯。张新国老大爷告诉记者,过去猪龙河就是条臭水沟,根本不敢想还能在猪龙河钓鱼。现在水变得清了,鱼也多了起来。“你看,现在淄博的天儿多蓝,水也清,绿色淄博名副其实了。”
这位张大爷道出了淄博市民的心声。过去,作为依托资源开发兴起的老工业城市,结构性污染是淄博市环保治理的顽疾。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逐步进行转型发展,不少曾经的污染大户也纷纷脱掉了“污染帽”,成为淄博市环保排头兵。
近年来,淄博市始终把生态淄博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点、改善民生福祉的落脚点,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标本兼治,用铁的意志、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作,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迅速推进。
铁腕治气 实现“淄博蓝”
8月12日,淄博市下发了《淄博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攻坚突破任务清单》,剑指环保突出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散乱污”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和执纪问责5大方面。
铁腕治污下,今年淄博市将关停取缔4779家“散乱污”企业,关停规模以上高耗能高排放企业223家,关停建陶企业164家,关停5家耗煤和排放大户,全面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这些大刀阔斧的举动,将让淄博市的空气质量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7年,对于淄博来说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整治年”。除了下发攻坚任务清单之外,淄博市还持续开展空气异味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集中对工业企业异味、畜禽养殖异味等七大类异味产生源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机动车环保管控,全市经营的500家加油站,已全部完成三级回收改造。
在重点区域方面,集中对主城区南部、西南部、东部、东北部等污染较为集中区域开展环境质量区域综合整治,成立四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组织重点区域涉及的8个区县23个镇办对所有产生污染排放的院落、企业、项目、场所进行逐一排查整治,共确定治理项目5374项,截至6月底,已完成5353项,完成率99.61%。
在重点行业方面,加快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执行严格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强力推进降煤减排,加快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坚决关停燃煤小锅炉,持续做好农村散煤替代工作。
同时,淄博市强力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刑责治污和追责问责。严格执法检查,深入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和独立调查执法,保持环保工作的高压态势。
通过持续努力,2016年淄博市燃煤消耗量已由最高峰时的4500万吨降至3080万吨左右,四项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同比2013年分别改善57.7%、15.8%、23.0%、36.8%。综合指数由2014年的10.5下降到2016年的8.1,同比改善22.9%。2017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同比增长12%。
铁腕治水 实现“清水润城”
8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淄博市水污染综合整治及水系建设的专题片《问水哪得清如许》,引发了市民热议。不少市民看了节目后,对淄博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积极治理污水、建设湿地、恢复河道原貌的举措纷纷点赞。
近年来,淄博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境内主要河流开展系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水系工程,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恢复区域内河流自然生态和水体功能,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真正让水“活”了起来,让景观“亮”了起来,让城市“美”了起来。
水清岸绿、绿水绕城的“绿色梦”已走进现实。这一切,与淄博市全力开展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密不可分。
近年来,淄博市实施源头治理。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全市关停取缔各类化工、造纸、印染企业等涉水企业265家。优化园区布局,新上项目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原有企业逐步实施搬迁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工业污水退城。
针对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污水管网覆盖率底和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工程及清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建成区、城郊镇办及重点镇办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加强入河排污口封堵,市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组织对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工业、生活及雨污混排口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封堵、截污和建设污水处理站等方式实施综合治理,累计封堵入河排污口585处。
以孝妇河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以突出点源治理与区域治理结合、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相结合、河流治理与岸上景观塑造相结合,深入实施全市主要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以孝妇河湿地公园为枢纽,实现水系互联互通,打造“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的生态格局。打造“城镇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治污综合体,进一步改善入河水质。2016年,全市主要河流省控断面COD、氨氮浓度同比分别改善9.3%、21%,今年上半年分别同比改善1.4%、51%。
铁腕抓修复 实现“生态淄博”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淄博深知土壤对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下了“狠功夫”。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市环保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开展了资料收集、现场勘查、调研监测、预算编制等基础性工作。
市环保局委托淄博市环科院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编制完成《淄博市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淄博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先后两次征求生态淄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征求意见48条,其中采纳25条,对《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7月29日市政府印发实施《淄博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区县随后展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工作。
今年淄博市还积极推进土壤修复试点项目。山东大成农化有限公司土壤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项目列入2017年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指标,争取专项资金5520万元,现已启动土壤修复一期工程,完成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环境监理方案》、《验收方案》,土壤修复工作平稳推进,同时展开大成老厂区剩余场地的详细调查工作。
另外,淄博市全面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率先通过省级验收,扎实抓好老旧工矿区生态修复、荒山绿化等工作,先后完成四宝山地区1.6万亩生态修复和主城区东南部工矿区及九顶山1.52万亩生态修复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如今淄博正在朝着“天蓝、水清、地绿”的梦想一步步迈进,步伐有力而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