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初年,宋璟出任广州都督。他看到当地百姓习惯用竹木茅草盖房子,便倡导以砖瓦建造房屋,如此既舒适耐用,又能避免火灾。因坚持公正无私、为民谋利,宋璟被誉为“有脚阳春”,终成一代名相。
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封建社会里,像宋璟这样的官吏可谓凤毛麟角。但在共产党人的队伍中,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党员,“有脚阳春”者却不胜枚举。他们如同黑夜里的盏盏明灯,为更多人照亮前行之路;又如严冬中的簇簇火焰,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对共产党人的作风感受深刻。他在《延安归来》中写道:和他们天天见面谈笑,真是古人所说“如坐春风中”。让人如沐春风的,不只是共产党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表情,更是毛泽东对延安老人的殷殷问候,周恩来与边区群众一起纺线的朗朗笑声,朱德与战士一起打球的矫健身影。这些场面、细节,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血肉联系、鱼水关系。
中国共产党曾濒临绝境,之所以能扭转乾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在延安,美国将军马歇尔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把“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作为价值追求,坚持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才赢得党外朋友的真诚称赞“得天下者,共产党也”,才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从而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永远镌刻在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也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
物换星移,岁月峥嵘。今天,尽管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党与群众的关系,始终是我们党必须紧盯的根本问题;不忘初心,始终是对每个党员的深切警醒。揭锅盖看群众吃得好不好,摸被褥问受灾群众睡得暖不暖,跟乡亲们算脱贫细账、展望美好未来……5年来,无论去哪里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想着人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回应民意。总书记的深情牵挂、亲切嘱咐,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振奋,集聚起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看病养老……牵涉群众利益的桩桩“小事”,进入改革快车道;立军令状、设时间表、绘路线图……“五级书记抓扶贫”,精准脱贫捷报频传。5年来,一项项了不起的变革与成就,让群众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定格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历史瞬间。人们时刻感受着,一个党员人数超过德国人口的执政党,究竟在怎样践行“以百姓之心为心”。
“最美的画面,是百姓灿烂的笑脸”。来自“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观众留言,令人深思。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追寻“有脚阳春”的精神境界,我们就能将浓厚的为民情怀灌注于一切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