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如市场所预期,宣布了“缩表”计划,未来将逐步收缩其资产负债表规模。次贷危机后,为刺激经济,美联储曾通过三轮量化宽松(QE)购入大量债券,推动其资产规模从危机前不足1万亿美元扩张到如今约4.5万亿美元。期间美联储释放的天量流动性虽然支撑了经济增长,但也让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在美国经济持续向好、失业率回落至正常水平的时候,美联储宣布“缩表”有其合理性。
短期来看,美联储“缩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冲击有限。此前,美联储的多次表态已让市场对“缩表”有了充分预期。此次议息会议后,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之所以反弹,更多是因为美联储此次会后声明更偏鹰派,而与“缩表”关系不大。当前,国际经济整体处在复苏道路上,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景气指数处在次贷危机后的高位,再加上公布的“缩表”计划规模比较温和,每月缩减的100亿美元还不到美联储目前资产总量的0.25%。因此,“缩表”进程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直接冲击有限。
对中国而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多是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渠道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资本外流压力相对较小,人民币逆周期调节因子也在有效地引导着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缩表”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都不会太大。
不过,尽管美联储“缩表”造成的短期冲击有限,但它长期带来的潜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需要注意到,美国经济结构在次贷危机后并未实质性改善,美国重振制造业仍然只停留在口头,并没有变成现实。美国过去加杠杆维持高消费的增长模式滋生了次贷危机,这种模式到现在仍然存在,只不过其核心支撑因素从危机前的房地产泡沫,变成了危机后的美联储宽松政策推高的金融资产价格。在美联储开始“缩表”抽回流动性后,美国金融资产价格将受到很大的下行压力,最终打击美国经济复苏动能。
还需要注意到,当前全球经济都处在复苏周期的高点,进一步走强的空间不大,反而触顶回落的概率不小。中国在此轮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关键的火车头作用,但在国内地产调控不断加码,且上游价格过度上涨加大中下游成本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这个火车头的速度势必减慢,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的拉动力将会降低。因此,如果说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足以应对美联储“缩表”带来的逆风的话,情况在明后年恐怕就会不同。
在美联储“缩表”带来的近忧不多但远期风险不小的背景下,我国需要逐步布局应对策略。一方面,国内决策者不宜对未来的外需形势抱过高期望,而要立足内需,着力通过国内政策来维护国内经济形势的稳定,尤其要发挥基建投资在地产走弱后的稳定器功能。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需要审慎,以保证进程可控。目前可以降低政策对跨境资本和汇率的干预,但必须保留干预的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