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题: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记2017年那些逐梦前行的中国军人
新华社记者 杨雅雯
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将安全带给人民;他们日复一日坚守岗位,时刻做好“战斗”准备;他们在变革和困难面前,永不放弃、逐梦前行。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样子。
抉择
“我撞鸟了,我撞鸟了!”2017年一天,海军某舰载战斗机团飞行二大队副大队长袁伟驾驶着歼—15战机,从某机场起飞不到一分钟,突发鸟撞左发失火特情。
战机实装满载,一旦火苗引燃油箱,后果不堪设想。此时若实施正常着陆,战机对准跑道必须要往前飞,经过100多万人口的市区。
如有不测,就相当于把一枚定时炸弹空投闹市区。“坚决不能把人民群众置于危险中。”袁伟选择“右转继续飞,对头着陆”。
战机左发尾后的白烟已清晰可见,袁伟如同坐在丝丝冒火、点燃引信的“炸药包”上。
把危险留给自己,将安全带给人民。和袁伟一样,无数军人在自己和人民的天平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8月11日,一张“最美逆行”的照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刷屏。照片中,一名武警战士迎着撤离人群,向前方山体垮塌处奔去。
这位“最美逆行者”,是武警阿坝州支队十三中队战士张国全。
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后,十三中队第一时间出动救援。9日下午,官兵们行至神仙池路口附近时遇见大批从震中撤离出来的群众。
突然,道路一侧的山体开始晃动,扬尘卷着碎石从高处滚落,砸向惊恐的人群,张国全和战友们立即冲上前去,一面高喊“注意安全”,一面搀扶着行动不便的群众快速撤离危险区。张国全逆行冲锋的背影,就在这时被网友用镜头定格。
坚守
刹那间的抉择固然震撼人心,日复一日的坚守同样令人动容。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由99A式坦克组成的坦克方队行进在地面方队的最前列,“第一车”驾驶员是中部战区陆军某师“红军团”二级军士长丁辉。
这是丁辉第4次参加阅兵,也是第3次担任“第一车”驾驶员。
为何是他?为何又是他?为何还是他?
熟悉丁辉的人都知道,光环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入伍24年来,他先后当过车长、炮长、驾驶员,熟悉16型装甲车辆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从特级驾驶员、特级射手、特级车长,到如今驾驶全数字化的99A式主战坦克的特级网络模块维护员、特级信息化系统操作员,丁辉被战友们亲切称为“五特精兵”“数字化尖兵”。
和丁辉一样,景海鹏也在航天员的岗位上“铆”了近20年。
作为中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是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自1998年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后,景海鹏经过了多年训练,但神舟五号任务他没有入围,2005年虽入选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但仍旧没有飞上太空。
“不能气馁!”他不断总结,更加刻苦地训练。2008年,景海鹏乘神舟七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亮相“党代表通道”,又是我军“八一勋章”获得者之一,景海鹏今年的“曝光率”并不比执行航天任务时低。每每亮相,他谈的几乎都是中国的航天事业。
第三次飞天归来后有媒体问他:“你已经飞了三次了,还要认真准备吗?”
景海鹏说:“不管任务需不需要我上,作为航天员就是要时刻做好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
前行
飞了30年、飞过6种机型之后,48岁的李浩坐进了地面方舱,成为中国空军无人机飞行员,主飞国产攻击—1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许多人难以理解,奔赴大漠戈壁、拒绝高薪聘请、年近五十进入全新领域……李浩,图啥?
但李浩却觉得很幸运,能够在即将达到战斗机最高飞行年限之际延续自己最爱的事业。
自2011年进入无人机领域,几年间李浩就已成长为部队首席无人机飞行员,圆满完成多次重大演训任务。今年,54岁的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说:“飞行就是我的生命,除非组织不让我飞或身体不允许我飞,否则,我决不会放弃。”
“决不放弃”也是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班长郑明岗的誓言。这位被称作“钢铁战士”的士兵,因患上动脉血栓脉管炎前后经历6次手术,先后截掉3个脚趾、前脚掌、脚踝、左小腿,如今戴着假肢的他在训练场上依然生龙活虎。
“那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指导员李京说,“为了恢复到尖兵状态,他几乎是拼着命练。”
“现在我不觉得这是假肢,这就是我的左小腿。”归队半年后,郑明岗的军事课目成绩全部达到优秀,还担任了擒敌、战术、器械等5个课目的教员。
谈起为何在截肢后还拼命苦练,郑明岗目光坚定:“我还想当兵,而且想当一个有用的兵。”
不论是郑明岗、李浩的勇敢前行,还是丁辉、景海鹏的默默坚守,抑或是袁伟、张国全的刹那抉择,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追求——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2017年,无数个像袁伟、张国全、丁辉、景海鹏、李浩、郑明岗……这样的中国军人正在强军之路上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