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举行。作为论坛的一大成果,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撰写的《“一带一路”国际媒体合作蓝皮书(2013—2017)》同时发布,引发热议。
蓝皮书通过归纳168个代表性案例指出,一方面国内媒体资源通过整合形成矩阵化的强势传播氛围,另一方面国际媒体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媒体“走出去”和外国媒体“走进来”日趋形成规模。
会议座谈 联合采访
“走出去走进来”良好互动
蓝皮书指出,媒体论坛、座谈、联合采访等是目前国际媒体合作交流的主要形式。
2014年7月,来自中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的40家主流媒体负责人,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近年来,中外媒体参与的会议会谈活动日趋常态化,如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媒体领袖圆桌会议、2016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等。本次由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已成为由中国主流媒体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参会外媒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球媒体盛会。
同时,联合采访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媒体人的青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刘鹏飞举例说,2016年,由9个国家12家媒体组成采访团,聚焦湖南制造业及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成果。由于许多中资企业在国外已经小有名气,并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当地媒体记者对这一联合采访活动非常感兴趣。
“不仅如此,在联合采访的带动效应下,不少国际媒体人士已经开始大量自主自发的采访活动。”刘鹏飞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合作也使近年来涉及“一带一路”的新闻采访成果日增,提升了倡议的正面影响力和外媒笔下的中国形象。
韩国KBS电视台近年先后推出《超级中国》和《超级亚洲》两部纪录片,其中《超级亚洲》是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制片人朴晋范曾在2016“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们想通过《超级亚洲》展示正在崛起的亚洲的趋势,这个趋势应该依靠中国的崛起来继续发展。”
合拍影视作品、成立传播联盟和智库、加强研修交流、研发媒体产品……蓝皮书认为,近几年,媒体间合作的规模由小到大,覆盖范围由点到面,领域拓展由浅入深,既将中华文化带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也将相关国家的风土人情引入中国,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以增强,“民相亲”逐渐成为现实。
跨越文化 细化合作
合作传播重在扎实有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一次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宣讲“一带一路”,近两个小时的课程中台下鸦雀无声,中欧各国的上百位企业家、商会负责人、政府官员都在认真听讲。
“我在数十个国家宣讲‘一带一路’,遇到更多的问题不是听众的刁难,而是一些‘一带一路’的基础知识。”王文说。
尽管当前涉及“一带一路”的内容屡见报端,国际媒体合作如火如荼,但必须看到,传播的广泛性、有效性还不够。
“建立起中外媒体合作的直接桥梁就是语言文字。”蓝皮书认为,国情和语言文化差异是媒体合作推进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必须兼顾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等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在对外传播自身价值观的同时也要符合目标地区的价值观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强调对“平台媒体”的打造。他认为要把内容生产和推送结合起来,并通过可视化等手段尝试突破文化壁垒,让沿线媒体和民众都参与到“一带一路”的传播中。
细分媒体合作也十分必要。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说,“一带一路”涉及的五通实际是五大话题,其受众也各有不同,应该找到不同类型的媒体合作,传播才能更扎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认为,媒体合作应贴合实际和多样化,有的可以政府为主导,有的则可更多地依靠机构自身推进。
“目前很多国际合作是由中央级媒体主要推动的,这也为之后其他媒体开展更多活动提供了参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杨卫娜说,“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未来的国际媒体合作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