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摒弃攀比心理 培养感恩之心

“富孩子病”,从小就得防

福建闽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廖友国    2017-11-04 17:14:00    人民网-生命时报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富孩子病”的文章指出,“富孩子病”的早期症状包括花父母钱理所当然的心态、花钱无节制、有钱必花光的行为习惯,危险的是这些年轻人上大学后,症状更加严重,如果放任不管,这种社会病会让人在财务上陷入灾难。

中小学生花钱雇同学背书包写作业、挥霍父母血汗钱为网红女主播打赏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父母经常抱怨,出门在外读大学的子女平时不联系,一联系就是开口要钱;有些年轻人主动放弃就业,专职在家依靠父母……以上种种现象,无不是“富孩子病”流行的典型反映。

“富孩子病”不是家庭优渥孩子的专利,家境不好的孩子身上同样存在。相当数量的中国家长坚持认为,对孩子物质需求千方百计地满足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对于孩子的要求往往来者不拒,助长了孩子“伸手要钱”的行为和不劳而获的懒人心态。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价值导向下,年轻人乃至家长自身在消费方面也深受攀比消费与从众心理的裹挟,年轻人对金钱的价值和获取金钱的艰辛过程缺乏深刻理解,外加在线消费支付的便捷性,都极大刺激了当代年轻人的金钱需求。

解决“富孩子病”,首先要抓好家庭教育的源头。家长应充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建设,在满足孩子吃穿住用行物质需求的同时,自觉摒弃攀比心理,更多以真善美的标准评价人事物,注重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交流与鼓励,努力培养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健康的价值体系,逐步获得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标准的安全感和自我接纳。其次,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养成对师长及亲朋好友的物质馈赠与支持帮助表达谢意的习惯,理解自身所获得的东西并非理所当然。支持孩子多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志愿活动,扶危济困,回馈社会,从中体验人世间远高于金钱的珍贵价值。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努力拓展生活空间,创造职业体验机会,鼓励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适当兼职,体验赚钱的不易,更加理解金钱的价值,懂得体谅父母,自觉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富孩子病 攀比 感恩

上一篇:下庄杨氏:读书经商 惟敬惟和
下一篇:网瘾少年背后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