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全国2/3中小学生在农村 城乡教育“零距离”有多难?

林露    2017-12-26 09:32:58    人民网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乡镇教师、乡村教师的月收入分别达到3965元和3550元,高于县城教师的3446元,但与城市教师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教学点数量持续增加

《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2亿人,其中城区4756.6万人,农村地区(镇区+乡村)9485.78万人,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二。2016年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97万所。普通小学17.76万所,其中农村地区(镇区+乡村)15.1万所。普通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21万所,其中城区1.19万所、农村地区(镇区+乡村)4.02万所。

2016年,城镇学校数量仍在缓慢增长,而乡村学校学校数量正在持续减少,2012至2016年五年间,小学数量减少了三成,超过了10万所。与此同时,农村教学点数量正在持续增加,乡村小规模学校依然普遍存在且占比稳定。2016年,全国共有教学点9.84万个,较2012年增加2.86万个。全国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共计12.31万个,其中,一直受到关注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仍有10.83万个,比上年减少0.31万个。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表示,义务教育在校生三分之二在县域,农村教育仍然是中国义务教育的主要部分。高度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事关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而且事关国家人力资本竞争力提升。”

农村教师平均收入超过县城教师

根据《报告》,2016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3.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农村为91.8%,城乡差距为6.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1.4个百分点。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城乡差距比上年缩小1.3个百分点。《报告》显示,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日趋多元,初始配置质量明显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学历继续提升,城乡差距得到进一步缩小。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两年多来,乡村教师收入明显增加。2016年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共投入补助资金44.3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9.9亿元,提高了28.8%。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县中,人均月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400元的县共占25%。乡镇教师、乡村教师的月收入分别达到3965.23元和3550.38元,高于县城教师的3446.37元,但与城市教师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邬志辉介绍说,尽管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继续扩大,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增加较快等利好不断显现,但当前农村教育依然面临县域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质量仍亟待提高等问题。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国仍有1099个县没有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通过的县也仅仅是基本均衡,离“高位均衡”尚有一定距离。

农村教育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对此,邬志辉表示,首先要从把城市教育看作现代优质教育、把农村教育是落后劣质教育的“教育优劣思维”,转变为“城乡教育特征思维”,即把两者看作两种不同特征的教育,充分认识各自特点,挖掘农村教育的优势;要从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能力入手,加强农村教育能力建设;同时,增强农村教育问责机制,必须把农村教育发展目标转化为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员并且做到追责。

破解城“挤”乡“空”难题

如今,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县城仍有相当多的人选择外出谋生,学生或选择随父母进城就读,或为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涌向城市学校,农村生源不断萎缩。城乡教育资源无序流动导致农村学校人去楼空、城市学校人满为患的现象成了困扰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近三年来,江西弋阳县乡村学校回流中小学生2790人。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局长”的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说,针对城镇化带来的城“挤”乡“空”的教育难题,要在合理有序流动的基础上,“家校社”齐发力,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用小教育撬动大社会。

方华表示,校与校之间存在差异,如何能够让中国城乡老百姓能在就近入学的同时,享受到应得的教育资源,实现老百姓教育的选择公平,仍是是教育工作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

相关热词搜索:中小学生 零距离 城乡

上一篇:在线教育岂能频频“踩线”
下一篇:百度涉嫌监听用户电话被起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