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戴着口罩还抽烟!我们的健康如何走向“精准”?

2017-11-13 09:14:12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 题:戴着口罩还抽烟!我们的健康如何走向“精准”?

新华社记者 王琳琳

前几天,我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为防止吸入有害颗粒,有部分吸烟人士一边戴着口罩,一边不忘在口罩中间开个小口、照常吸烟。网友评价:“看上去好有创意!”

雾霾天,戴着口罩抽烟多少会有助健康吧?总吃钙片为什么还补不进钙?“少吃多动延年益寿”,究竟吃多少“算少”……以上种种,折射出当前我们的“健康营养观”依然存在诸多空白和误区。如何走向“精准”,是关乎国人健康的“民生大事”。

要有正确的“公共健康观”

“我们对51万健康人群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远超雾霾。香烟烟雾中含有6000多种化学物质、60多种致癌和致畸物质,吸烟可致20余种疾病。每天吸一包香烟,抽上20年,各种慢病、肿瘤都会‘找上门’。对吸烟人群,与其躲避雾霾,不如先戒烟。”在刚刚结束的“2017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国际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人群健康系的终身教授陈铮鸣说。

大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林旭研究员认为,各类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的诱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实现“精准健康”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公共健康观”。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营养学系主任、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专家胡丙长,以及陈铮鸣、林旭等专家介绍,正确的“公共健康观”包括,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体重、不抽烟、少油、少喝含糖饮料、多吃粗粮、避免过度饮酒、多样化饮食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

结论看似简单,却都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以吃水果为例,陈铮鸣说:“我们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证实,新鲜水果摄入对低心血管发病风险有显著相关,若每人每天食用一份新鲜水果,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可每年减少50余万。”

我们需要自己的“大队列追踪”

“少吃多动延年益寿”,那么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究竟吃多少“算少”?

林旭说,不同人种有不同的饮食方式和习惯,不同基因也有对应的膳食指标。科学界的共识是,针对不同人种、不同基因类型要给出不同量化指标的对应“膳食指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健康”。

“膳食指南,不能是专家们‘拍脑袋’讨论出来的,而要靠扎扎实实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追踪研究,通过对高质量样本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得出。”林旭说。

而在当前,我国还缺乏自己的百万人群大队列追踪样本。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副主任陈雁说,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多个百万人群大队列系统研究。直至近几年中国才有高质量大队列研究,本土研究结果对国人健康更有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的数据收集和存储还不统一、不全面、不规范。“数据收集不能简单追求大而多,更要注重质量。应建立整体化、结构化数据池,包含血压、饮食、遗传基因、生活环境、代谢情况等多维数据。只有对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才有转化价值。”陈铮鸣说。

我们需要有科学依据的产业转化

抽一管血,花几万元钱去检测,就知道吃什么食物能长寿?戴上智能手环,测量血压、心率、步数、卡路里消耗就能“精准”控制体重?……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打着“精准健康”旗号的产品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乱象频出的根源是,产品走在了研究的前面。

可喜的是,近年来,大规模人群队列的研究结果陆续公布,这就需要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合作,将实验室里的成果快速产业化,开发出有科学研究基础的针对性产品。

以维生素D为例,有人总吃钙片为什么还是补不进钙?研究发现,这类人群的体内缺乏足量维生素D,没有办法很好吸收钙。据此,可以开发测量维生素D含量的快检产品,辅助不同体质人群“精准”补维生素D和钙。

正在开发并优化该项产品的汤臣倍健科技中心总监张旭光博士说:“除了产业化伊始要有科学依据,在产品优化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市场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一项成功的产品转化,至少需要五年反复论证。”

相关热词搜索:口罩 抽烟 健康 精准

上一篇:染发会致癌吗
下一篇:艾滋病日:感染了HIV病毒还能活多久?蚊子叮咬不会传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