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警惕心源性猝死

记者 付冰冰    2017-11-08 14:56:58    人民周刊

 

今年6月,北京。首都机场一位女乘客在摆渡车上发生心源性猝死,晕倒在车厢内,因同车乘客为国内顶级心内科专家陈韵岱以及她的团队而获得新生。从女乘客倒地到专家施救成功,全程历时20秒。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数以百万计的微博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认为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如这位女乘客一般如此幸运。

 

陈韵岱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今年8月,武汉。下午6时许,一台救护车停在武汉市委1号楼前,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被紧急送往最近的六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医生宣布:心源性猝死。就这样,杨汉军离开了他最爱的工作岗位,人生定格在55岁。消息甫一传出,当地百姓无不为这位被称为“招才大使”的武汉市组织部部长感到惋惜。

心源性猝死发病群体广泛,文艺界著名作家王小波、政界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都因此病失去了生命。近些年以来,常年高负荷工作的快递员、公交车司机、IT界人士,创业人士也是此类疾病高发群体。

遗憾的是,道听途说的、不专业的救助理念往往将本可以救回的生命推向相反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自媒体要么为了耸人听闻、增加粉丝,要么是名为“科普”实为推广产品获取利益,由于缺乏辨别谣言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无意识的一次关于抢救方法的转发就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目前网络上、包括电视媒体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救助信息良莠不齐,并无科学、权威、专业的声音为百姓答疑解惑、去伪存真。

为此,本刊记者对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进行了专访。从第一位患者进入诊室,到当天上午最后一位患者离开诊室,直到心内科所有诊室都锁了门,大厅开始清场,陈韵岱教授才缓缓结束了上午的出诊工作,此时时针已指向将近下午一时。半天时间内,陈韵岱教授先后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9位患者问诊,不仅详细亲自过问每一位患者病情,也为陪伴患者前往就医的家属详细解释病因、病理,给家属们吃了“定心丸”。

 

心源性猝死先兆

“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说都不过时。”陈韵岱教授表示,心源性猝死是有先兆可循的。有的病人过往具有非常明确的心脏疾病史,一发生就是猝死。另外有些很年轻的病人,常规检测手段无法发现问题,但是这类人以往也会出现一过性的症状,比如出现黑蒙,或者突然全身乏力、大汗、晕厥,出现这些问题都要检查,这些都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先兆。

“尤其当患者一旦遭遇反复不明原因的晕厥无法立刻判断疾病类型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如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通过连续心电监测对晕厥的病因鉴别诊断,再对其致猝死的危险性做出科学分析,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其复发、避免发生心源性猝死。”陈韵岱教授强调。

心脏骤停出现的时间很短,当心率很慢、血压很低时,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将身体逐渐恢复至稳态,但是当植物神经没有稳态调整过来时,如果出现这些蛛丝马迹都要及时就诊。

“检查出问题首先不能被吓到。”陈韵岱教授表示,当机体出现心脏问题,首先需要及时就医、排查,确定是否为恶性心率失常,还是遗传性疾病。如果检查显示没问题也是一件好事,排除问题总比因不去就医导致耽误病情要好很多。

近期引发广泛讨论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瑞,在心源性猝死发生之前已经发现牙痛,当他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后,当天上午就在“春雨医生”客户端上做了问诊,医生反馈是冠心病,但由没有对疾病的严重性引起重视,导致患者当天晚上病发,一个生命就此转瞬即逝。

“首先要明白这些先兆的表现,人体的运行状态突然停摆,都是有诱因的。同样的诱因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经过我们了解,今年夏天,我们在首都机场摆渡车上抢救的女孩,病发前一天有商业谈判,几乎彻夜未休息,另外加上饮酒,以及过度疲劳导致发病。此外,睡眠质量不好、情绪激动、吸烟产生的尼古丁都会导致心脏出现痉挛情况。”陈韵岱教授说。

 

人人需要学习CPR

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心力衰竭约450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10万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此心源性猝死需要得到社会更多关注。

心源性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一般为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迅速死亡,

 心脏骤停通常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脏在一瞬间丧失泵血功能,导致以脑为首的所有组织器官血供完全中断,进入临床死亡。一旦进入生物学死亡也就是脑死亡,则无可挽救。

“我们希望公众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发现有人在公共场合倒地了,首先要看原因,可以用手试一下患者的鼻子,看看有无呼吸、意识、动脉是否有波动,如果没有波动、呼吸,就是猝死,这时就要做CPR,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陈韵岱教授强调,目前而言,很多人对心源性猝死的概念比较淡漠,发现公共场所有倒地的人,往往误以为是低血糖、醉酒等。这个时候,如果掌握CPR技术,伸一把手,维持患者的机体循环功能,人不会立刻死。

 

心肺复苏CPR2016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 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 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

3. 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 松解衣领及裤带。

6. 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

7. 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 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 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 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11. 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 避免过度通气

注意事项

1. 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 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 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 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1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相关热词搜索:心源性猝死

上一篇:对谵妄患者多一份关爱
下一篇:染发会致癌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