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健康中国”战略应重视全民阅读

刘舸 谢圣国    2017-07-11 17:16:00    人民新闻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又于8月26日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应该说,会议的召开和规划纲要的通过,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国民的健康既包括国民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国民心理的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强调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在推进“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务必高度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而全民阅读则是保障和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健康中国”离不开全民阅读。

心理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一翼” 

现代意义的健康是指人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健康,既包括身体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健康与否,不仅要看他是否有健康的身体和抵抗身体疾病的基本能力,也要看他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更从容地应对生活压力,更容易实现自我,也更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一个人全面健康的“双翼”,二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都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甚至有时候心理的健康和精神力量的强大比身体的健康更具影响力。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亨·奥斯汀认为“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说的就是健康心理和强大内心给人带来的积极意义。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人的心理健康。实际上,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有70%的国民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有上亿人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推进我国国民健康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过程中,重视国民心理健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阅读是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良方” 

国民健康心理的建设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抑郁、狂躁等特征比较明显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二是内心各种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产生和增加。第一个层面需要依靠外部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力量来实施,而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读本可以辅助医学的治疗,心理学把它叫做“阅读疗法”。比如英国一家阅读机构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合作,针对抑郁、暴躁、焦虑、失眠等不同心理问题开出不同的“读本处方”。这些处方图书能够给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自救技巧,都经过专家的筛选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很多大学也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心理疾病预防的书目,如悲观失望、缺乏生活目标者,可以选择励志类书籍;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者,可以选择让人宁心静气的书籍。南宋诗人陆游讲“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坐良医”;清代学者李渔云“予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他们说的都是读书“防病治病”的效果。

    第二个层面则主要依靠个体内心的总结、反思、领悟、借鉴,以及在此基础上相关精神要素的完善、优化和强化,而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之一便是阅读。早在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谈到了读书学习是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他在接受外媒专访时也曾谈到读书的三种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更是把读书的意义提高到了另外的高度。通过阅读,特别是通过阅读那些优秀的文学、历史、哲学、文学和传记作品,人们能从中受到启迪、增长智慧、涵养情操,能从中丰富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激发正能量。这是我们健康心理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采访过习近平的俄罗斯主持人布里廖夫说从习近平眼中“看到了思想的光芒”。我们常说读书人有种读书人气质,因为读书能去掉我们心中的傲气和俗气,增加我们正气和文明气。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读书与情绪稳定性、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系密切,在调查中4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能带给自己最大的安慰,38%的人会将读书作为最佳的减压方式,还有27%的人因为读书而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可以说,阅读是保持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良方”。

以全民阅读促进全民健康 

从阅读的视角看健康,让我们找到了一条促进国民全面健康的独特路径;从健康的视角看阅读,又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基于此,当前我们需从以下几个维度,通过推动全民阅读促进全民健康。一是要从促进全民健康、全民素质提升、全民幸福追求的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纳入到国家战略,从法律保障、资源支撑和社会协同组织等方面予以大力推动。二是开展基于国民心理健康的阅读影响研究,探索阅读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规律和路径,以利更好地发挥阅读对于国民心理健康建设的独特作用。三是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基于国民心理健康的好书推荐和分享活动,尤其是要引导国民从过于注重工具性、功利性的阅读向更多地阅读反映世界优秀文明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转变。四是比照全民健身,将全民阅读及支撑推动全民阅读的基本要素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通过全民阅读的统计、分析和通报,在全社会进一步彰显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有效牵引全民阅读的组织。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中国全民阅读研究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健康中国 全民阅读

上一篇: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将开庭
下一篇:第四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