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国家公园 > 正文

丹青胜境 东亚明珠

2017-07-21 16:49:45   

举世闻名的鸭绿江,曾经奔腾喧嚣的波涛,在这里变得舒缓而温情。丹东,地处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日本、韩国以及蒙古等东北亚六国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

 
丹东,与山顶洞人同时期的“前阳人”、出土中国最早玉雕龙的“后洼文化”,无声述说着鸭绿江文明的璀璨厚重。丹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衣带水,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城”浴火重生;翻开新的日历,丹东,“红色东方之城”万象更新。
 
丹东,北依青山,南临秀水,山绕城侧,城随山形。这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是中国东北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和“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之一。丹东,三十多个民族的240万中华儿女,共同编织了国家园林城、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名市、中国十大最美城市、中国空气品质十强城市的桂冠,花团锦簇。
城市之媚得于水。鸭绿江塑造了“水城丹东”的悠然、安逸。“一江碧绿棹中流,两岸霖林染黛秋。”发源于长白山麓,鸭绿江一路蜿蜒跌宕,徐徐铺展开一幅山水画卷,款款播撒着串串珠玉。一座座高峡平湖,一处处异国烟树,执着万千风仪、无边风月。
 
从洪荒走来,明长城东起点虎山,阅尽时代风云。鸭绿江,有多少慷慨悲壮被史学家垂之青史;有多少英雄豪杰被诗赋家歌于韵辙。公元915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东临垂钓;南宋大诗人陆游凭栏远眺——“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鸭绿江在辽史和宋诗中的亮相,竟然由这样伟大的人物来揭幕,当是何等的幸运!
 
而今,丹东百年“木都”的声色光影,已然从浩瀚的鸭绿江口投射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江河万古流,百川终入海。在这里,鸭绿江依依惜别的潋滟波光,铺陈了绵绵十万顷乡愁,更有百万只鸟儿回旋齐飞,留下最后的眷恋和回眸……
云在青山内,山在白云间。丹东是鸭绿江与长白山共同化育的绿色家园。这里是辽宁东南部的天然屏障,仅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峰就近20座,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多达4条,1.5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20多处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交相辉映。
 
丹东,人文荟萃,禀赋天成。放眼千山万壑,江河行地。这里处处是山和水的交响,处处是水和山的绝唱——或以雄浑立世,或以清秀扬名;或以物华著称,或以奇崛取胜;或借九曲回环令人流连,或借超拔冷峻令人敬畏,正是这些斑斓纷呈的诗情画意,以各自不同的丹青妙笔,精心描绘了丹东山水的神奇多姿。古往今来,这方山水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和才子,亦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的大戏。
 
花开花谢,江山不老。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和甲午海战的隆隆炮声,一一寥落下来。盈盈碧水,奔来眼底;浩浩黄海,苍茫入襟。如果说丹东山水是自然的传奇,那么,正是瑰丽的山水,造就了丹东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的云蒸霞蔚。中国海角从这里延伸,12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黄海无私的馈赠。一处处水上田园,荡漾着一曲曲水上牧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江海明珠共潮生。
 
在距离鸭绿江投入黄海不远的地方,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孕育了丹东未来的“铜锣湾”。近年来,随着东北亚各国相互间贸易、投资规模的稳步扩大及纵深发展,丹东作为东北亚地区对朝贸易的桥头堡和集散地,备受瞩目。在这里,丹东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凭借海、陆、空构架的立体交通,筑起了东北东部国际化港口城市和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这里,新丹东将以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多元交融,澎湃着大气秀美的峥嵘!

丹东,自古就是我国东北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塞。铁路四通八达,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东北东部铁路连接3省14市;高速铁路北上沈阳,南下大连;高速公路至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丹东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哈尔滨、成都及韩国首尔等航班,沟通国内国际。

 
中国海岸线最北端国际贸易商港、东北东部出海大通道——丹东港,年综合吞吐能力超亿吨,已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110多个港口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航线。
 
丹东是绿色家园。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峰近20座,大江、大河多达4条,1.52万平方公里土地,20多处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中国海角从这里延伸120多公里的海岸线。
 

相关热词搜索:东亚 胜境 丹青

上一篇:青岛鲁迅公园
下一篇:塞外江南地 美丽五女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