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广州签发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 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2017-12-26 09:47:14    广州日报

广州签发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 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手机刷脸证明“我就是我”

首批成功开通网络身份证的两位市民在手机上展示网络身份证。

怎样能随时随地证明“我真的是我”,又不必担心信息泄露或者证件遗失呢?今后,一次微信身份证认证后,遇到需要出示身份证的情况,或将掏出手机亮出“网证”就可办理政务、住宿、车票等业务了。

昨日,由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腾讯、建设银行等10余家单位发起的“微警云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活动现场,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且现场签发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目前,微信身份证“网证”在广东省试点试行,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目前,广东省居民领取身份证“网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路径:

1.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网证”,刷脸即可线上获取黑白“轻量版”身份证“网证”。

2.通过微警认证App进入可信终端页面,扫描线下可信终端设备二维码,设置身份证密码(8位),刷身份证,可获取彩色“升级版”身份证“网证”。

两种版本的身份证“网证”未来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轻量版”适用于一些仅需简单证明“我就是我”的场景,比方说网吧实名制登记等;“升级版”则适用于一些需要严格规范认证的场景,比如工商注册登记等。

办事群众随时随地

证明“是我在办”

昨日活动现场,联盟发布了“微警支付”“微警徽章”羊城通充值、身份证识别等应用,市民代表领取了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

据了解,身份证“网证”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推出的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南沙可信身份认证示范基地联合腾讯微信团队针对“网上身份难确认、易伪造”等难题,首先在广东省试点试行,预计明年1月推向全国。

南沙区公安分局闫警官介绍,该应用依据《居民身份证法》,以身份证制证数据为基础,通过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签发与实体身份证芯片唯一对应的电子文件——身份证“网证”,用于手机联网验证身份证实体证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验证过程不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可以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众多要求实名制的应用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级身份认证服务,办事群众随时随地可以证明“我就是我,是我在办”。

“通俗地说,身份证‘网证’就是身份证的网络版或电子版。”闫警官解释说,市民可以将自己独一无二的网上身份证放进微信卡包里,用虚拟的卡代替实体的卡片,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在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地方,只要拿起手机刷脸,就可以证明“我就是我”。

减少身份信息泄露 数据加密无法破解

南沙可信身份认证示范基地联合南沙区政务中心创新推出全国首个身份证电子证照政务落地应用。该应用借助“微警”平台提供的身份认证能力,全程由AI系统自动比对用户身份信息、人像、身份证件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比对成功后开通身份证网上凭证(简称“网证”)。昨日,市民张先生前来区政务中心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得知可以领取身份证“网证”后,立马请工作人员当场为其办理。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住酒店、坐飞机、搭高铁,还是前往政府办证件、提申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身份证,但如何有效证明自己身份以及个人身份信息妥善保管等问题却一直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身份证被盗用、冒用,身份信息泄露情况屡禁不止。

“在传统的办事过程中,市民需要向机构提供烦琐的身份证复印件,一是不便不环保,二是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可能。”闫警官称,AI系统的识别比对误判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人眼识别比对的误判率可达百分之十五。有了“网证”,办事群众无须再携带实体身份证即可办理相关试点业务,也无须留存身份证复印件,不仅有效保护了公民个人隐私,同时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简单而言,‘网证’化以后减少了第三方接触居民身份证信息的机会,对方不需要采集市民的身份证信息,接受的是来自公安部数据库的核对反馈,而反馈信息本身已经加密,外界无法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领取身份证“网证”后,万一手机丢失,市民可通过重设身份证8位密码让原先的身份证“网证”就此失效。(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李涛 郑天乐 郑善因 张毅涛 图 苏俊杰)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 广州 身份证

上一篇:谁卖了我的手机号
下一篇:2018春运首日火车票明起开抢 这些信息要知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