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大学开减脂课效果如何? 纪录保持者两学期瘦51斤

2017-10-27 10:13:47    北京晨报

  甩肉还拿学分 大学减脂课火了

  南京农业大学这节课 让50多名学生人均瘦了5.7公斤

  还记得大学里的那些花式课程吗?爬树课、恋爱课……什么?还有减脂课?同样是“甩肉”,人家不用花钱请私教,不仅免费,还能拿学分,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大学”。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南京农业大学设立的运动减脂课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哭诉“好事总在毕业后”。减脂课设计初衷是什么?如何拿到学分?效果如何?

  减脂课怎么上?

  “新生王秋翔才上了两周减脂课,瘦了8斤;大二女生李思怡连续第三学期上这门课,一年减重44斤;‘小胖墩’吴秀扬晒照为证,掉肉51斤……”三年前,南京农业大学体育部教师周全富开设了这门运动减脂课,累计对约180名肥胖生进行了干预,经过6周18次课程周期后,肥胖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形态机能数值明显提高。

  “每周一和周五晚上在学校健身房做有氧耐力运动,包括20分钟跑步,此后再做20分钟力量训练,整体难度不大。”李思怡说,减脂课内容安排很丰富,仰卧起坐、曲臂支撑、平板支撑、爬台阶、跑步机慢跑、公园漫步等,她最期待的是每周三下午的“外景课”,周老师会带大家去学校对面的紫金山进行徒步健身。

  课程怎么报名?

  周全富介绍,学生报名时要现场称重,并进行体侧,只有真正达到“肥胖”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或体脂率超过30%,才有报名资格。入选后还要检查血脂等指标,作为课程结束后的对照。“感觉我们瘦子受到了歧视,简直是‘一万点伤害’。”有学生“吐槽”说。减脂课是体育课吗?周全富说,减脂课一周上3次课,普通体育课一周上1次,18节减脂课结束后,我们会跟踪指导,期末会进行测试,两项指数下降至健康区间即可拿到学分。

  为何开减脂课?

  “福利课程啊!”“为这种人性化的课程打call!”……三年来,每当秋季新学期到来,周全富和他的减脂课都会在网上“火”一把。“这恰恰说明减脂课的理念与实践值得推荐,也反映出大学生群体超重、缺乏体育锻炼、亚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南京农业大学青年干部许天颖说。

  周全富介绍,开设减脂课前,他调查过南农大2013至2014学年新生体质测试数据,肥胖学生比例占全校学生总数近13%。“很多肥胖学生也很努力,但体育课期末考试就是不及格,没了信心,也没了积极性。”“应该为肥胖学生单独设计一套课程和评分体系,将一学期的课时压缩到六周内,每周确保3个课时,增加运动干预减脂的频率。同时在考核权重上,只要体重下降7%或体脂率下降10%,肥胖学生就能顺利拿到体育这1个必修学分。”

  周全富解释,之前有学生投机取巧,靠节食来减重,后来考核指标增加了骨骼肌含量。周全富透露,上学期班上50多名学生人均瘦了5.7公斤。“目前的减重纪录保持者是一名男生,他在两学期里瘦了51斤。”

  ■大家说法

  应关注特殊群体“微心理”

  对于“友校”开设减脂课的创新做法,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姜俊玲点了赞。“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肥胖,然后又会出现新的心理问题。应重视校园特殊群体的‘微心理’,在课程设计、考核办法方面做出人性化安排。肥胖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微心理’更需关注。”“在我的班级里,大家一样都胖,也都能瘦下来,气氛很轻松。”

  周全富透露,曾有学生一度因肥胖产生休学的念头,是这门课让她减肥成功,将学业继续下去。“我就是冲着周老师才继续上这门课的。”学生李曼说,“虽然大三已不需要修体育学分了,但周老师人很好,在校园里很受学生喜欢。”周全富介绍,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身高(单位为厘米)减去105就是理想体重(单位为千克),如果实际体重高于理想体重20%可判断为肥胖。”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 减脂课 纪录保持者 两学期瘦51斤

上一篇:麦当劳悄然改名“金拱门” 回应:日常业务不受影响
下一篇:老太扶人受伤 受助者被判赔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