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逆势扩张减持业务 大宗交易机构接盘花样翻新

吴娟娟    2017-08-18 13:12:47    中国证券报

减持新规实施以来,大宗交易接盘方接手的解禁限售股需锁定半年。尽管如此,仍有接盘机构逆势扩张,以电话推销的方式拉业务。同时,一些接盘机构探索通过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工具管理接盘后锁定期内的股价波动风险。

逆势扩张减持业务

王双(化名)大专毕业之后进入了上海一家公司,职位是渠道经理,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对着一张名单打电话。她致电的对象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希望为对方提供减持服务。

这家公司像王双这样的渠道经理还有10多人。他们手中的全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电话号码是高价从“特殊机构”买到的。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每月底薪4000元,做成一单生意能从利润提成5%。例如,一单市值两亿元的减持业务,王双所在公司如果按股价的8.5折接盘,产生3000万元的浮盈,则王双可分得150万元的浮动收益。减持新规实施后,机构通过大宗交易接盘后需锁定半年,半年之后机构在二级市场把股票卖出去兑现收益。如果担心半年之中股价波动的风险,王双可预支浮动收益的20%。公司鼓励王双发展线人以增加客户资源,线人促成一单可以从利润提成20%。

王双表示,电话销售减持服务的成功率极低,渠道经理的流动速度也较快。在“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下,机构的人力成本并不高。

王双刚入职不久就拿下了一份市值两亿元的业务。她表示,有时好几个月都谈不下一单,但谈下一个大单后,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的浮盈就有了。打电话推销减持服务时,除了要吃透减持新规对各类股东的影响外,还需要找准时点,抓住股东的套现心理。如果市场预期上市公司股价会大幅下跌,则股东套现的意愿就比较强。首发限售股东较其它股东的持股成本更低,更容易接受大宗交易折扣。

王双所在公司的另一位人士透露,减持新规实施之后,大宗交易接盘的难度增加了。不过,大宗交易仍然是解禁限售股快速退出的主要途径,该公司判断目前是逆势扩张的良机。

接盘机构谋出路

不过,虽有部分机构试图逆势扩张,但总体来看,减持新规实施之后,传统的大宗交易减持业务大大萎缩,接盘机构面临转型。

“目前活跃的传统大宗交易机构数量估计只有原来的一半。”上海大宗交易圈一位知名人士说,减持新规实施前,他每天至少完成一单大宗交易,而8月以来只完成了一单业务。另一家主打大宗交易的私募机构在减持新规实施后,未做成一笔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接盘机构资金周转的难度增加,以往“买断式”的模式难以维系,急需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减持方和接盘方很难对6个月的流动性定价达成共识。例如,对于基本面良好的解禁限售股,买方期待以低于8.5折的价格接盘,而卖方则希望折扣高于9折。如果涉及结构化产品,买卖双方谈判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一些机构正在探索通过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工具管理接盘后锁定期内的股价波动风险。不过,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对手必须是期货公司、券商等持牌机构。

北京一家专注大宗减持的机构表示,减持新规实施后,资金周转的难度增加。上述持牌机构可使用场外衍生工具,在产品设计上有更多便利。

市场日趋规范

业内人士表示,减持新规旨在减少大股东制度性套利,防止大股东直接或经由大宗交易过桥进行恶性套现,避免二级市场股价剧烈波动并损害普通投资者利益。

2016年11月,证监会对一宗交易案处以近2亿元的罚款。在该大宗交易案中,任良成在2014年7月4日至8月14日控制、使用本人及其设立的上海任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和融资方提供的多个证券账户,采取连续交易、反向交易等方式交易,在大宗交易日前后盘中通过高价申报、撤销申报等手段,使股票价格产生较大的涨幅,并于大宗交易日后的次日或几日内在二级市场卖出。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定,决定没收任良成违法所得约9,999.4万元,并处以约19,998.9万元罚款。

北方一家券商相关人士介绍,过去在大宗交易的操作中,一些资金雄厚的个人或机构在接盘前提前埋伏,接盘后强力拉升股价获利。减持新规实施后,此类操作的意义不大,对市场来说是利好。

相关热词搜索:机构 业务

上一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论做好当前金融工作
下一篇:独立判断精神最为重要——北大校友论创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