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最重要的体现和最紧迫的任务,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贵州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必须强化使命担当。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能不能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持续引向深入,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发展优势,是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最好的政治检验、最大的能力考验。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建为引领,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推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
必须扣紧责任链条。各级党组织书记必须聚焦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积极推动和带头落实好脱贫攻坚责任制,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施工员”,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各部门一把手必须率先垂范、履职尽责,切实承担好定点帮扶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必须确保尽锐出战。严格执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的纪律要求,确保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保持贫困县扶贫干部和贫困乡镇党政正职稳定,攻坚期内不得从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借用干部。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重实干、求实效,加大动态跟踪管理、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尽锐出战、弹粮充足、保障有力。
必须严肃追责问责。从严查处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不担责等问题,激励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以决战决胜的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夯实基层基础,全面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必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重点聚焦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探索在产业链、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小组上建立党组织。对深度贫困村中人口较多、任务较重、位置偏远、组织覆盖不到位、帮扶力量不足的村民组,通过组建党小组、选派干部驻点帮扶等方式,推动攻坚力量再下沉、再加强。建立完善“村社合一”机制,以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自我发展。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教育医疗就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为民便民利民服务、群防群治等社区治安服务、精神文明和文化服务,推进安置地党组织引领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放心。
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全面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村医村教中培养选拔。注重选拔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熟悉基层、热爱农村的优秀党员。村里没有合适人选的,可通过上级机关择优下派,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主任。建立“双培养”机制,着力把农村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大力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力量,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努力把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扶贫政策、落实脱贫任务、领导脱贫攻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能力支撑,持续锤炼脱贫攻坚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脱贫攻坚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打好打赢这场硬仗,必须有过硬的能力本领作支撑。
抓好干部能力培训。全面落实分级培训责任,对贫困地区主要负责人和扶贫系统干部开展普遍轮训,着力提升攻坚拔寨的能力水平。防止对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频繁调整轮换,引导各级党组织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轮战”队员的攻坚能力上,持续锤炼“打得赢”的过硬本领。重点把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养成为信念坚定的明白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办事公道的正派人、知法懂理的当家人、抓好党建的责任人。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开展全员培训,切实增加脱贫攻坚培训的有效供给。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实战化训练,坚持“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采取实训教学、现场观摩、送学上门、开设专线等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提升政治素养和能力素质,精准聚焦脱贫攻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入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把政策搞准、把问题搞透、把举措搞实,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
优化教育培训内容。将脱贫攻坚中总结的经验模式,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让基层干部有模板可学、有路径可循、有目标可赶。把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要点、农村产业发展“组织发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模式等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课程,促进干部掌握和用好“五步工作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等,有效提升抢抓机遇、落实政策、谋划项目、用好资金、组织和发动群众推动落实的能力本领。
注重协同作战,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必须积极探索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新路径,不断汇聚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磅礴力量。
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坚持需求导向、高位对接,积极争取帮扶城市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特别是在推进扶贫劳务协作中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地、输入地双方党组织主导统筹作用,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对接机制,逐步形成外出务工就业人群中贫困人口稳定可持续的就业机制、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收入增长机制,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扩大就业脱贫覆盖面,增强工作实效性。
健全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产业扶贫专家组、技术服务小分队作用,完善供需对接平台和机制,让群众找得到专家、专家帮得上群众。
加大激励关怀力度。做好重大典型宣传和先进经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脱贫攻坚的奖励表彰,对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条件具备的优秀干部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对扶贫一线干部的思想动态加强跟踪了解,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